在國外打拼多年的好友,突然發(fā)私信稱要回國,讓您幫忙支付機票款,這種忙你幫不幫?近日,紅寺堡警方成功勸阻一起電信網絡詐騙,及時避免了群眾60萬元的財產損失。
國外好友讓幫忙代買機票
“蒲警官,快幫我看一下,我是不是遇到電信網絡詐騙了……”11月25日下午,一名群眾向吳忠市公安局紅寺堡區(qū)分局紅寺堡派出所社區(qū)民警蒲旭江求助。
王女士是一位人脈廣泛的商人。當日,她在使用手機刷某音視頻過程中,一位在國外從事外貿生意多年的“好友”通過私信發(fā)來消息,在一陣親切的交談后,這位“好友”表示,自己準備過幾天帶領團隊從法國飛往廣州進行考察,但其電話和微信受到漫游限制,無法聯系到其他人,請王女士幫忙聯系國內某航空公司的李經理,詢問她之前預訂機票的情況,并向王女士推薦了李經理的微信。隨后,王女士與李經理取得了聯系,對方提供了航空客服鏈接的付款碼,王女士發(fā)給“好友”。隨后,王女士的“好友”發(fā)來交易失敗的截圖,稱自己的收款賬戶處于外匯飽和狀態(tài),無法接收境外轉賬與外幣外匯等交易,請王女士先行向李經理的公司賬戶墊付團隊回國包機機票款項60萬元,待其回國后全額歸還王女士,并承諾會給王女士帶禮物。
“我已經準備給朋友轉賬了,突然想到你們之前開展的反詐宣傳,想核實一下。”王女士說,她給國外的好友打了幾次電話,不知是否因為時差原因均無法接通。想起之前社區(qū)民警入戶走訪時王女士預留了聯系方式,遂撥通了民警的聯系電話。
警惕社交媒體詐騙
“千萬不要以任何形式轉款,這是騙子冒充熟人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騙子盜取了你朋友的某音賬號,先是噓寒問暖,讓你放松警惕,然后編造詐騙理由,拋出詐騙誘餌,再推薦所謂的航空公司經理的聯系方式,他們都是詐騙分子?!鄙鐓^(qū)民警蒲旭江告訴王女士,這種騙局在全國各地多發(fā),務必要提高警惕。
“蒲警官,我和朋友聯系上了,她壓根不知道買機票的事,就是遇上了騙子。幸好你們經常開展反詐宣傳,要不然我這錢就打水漂了。”王女士感激地說。
紅寺堡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凡是自稱在國外,以各種理由購買機票失敗或支付出現問題要求幫忙代購機票的都是詐騙。網絡詐騙套路深、花樣多,其中“冒用熟人身份”類詐騙手段更是層出不窮,有的會用熟人的真實照片或身份頭銜偽裝的“高仿號”騙取信任,有的直接盜用熟人賬號群發(fā)消息“釣魚”,但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騙取轉賬和匯款。凡是涉及網絡轉賬,一定通過當面、視頻、電話等形式多途徑多渠道核實對方身份;辦理事務應選擇正規(guī)途徑,避免使用直接發(fā)送的鏈接和二維碼,以免陷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