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此幸運,作為一個外地女孩,遠離親人、朋友,在銀川戒毒,無處不感受到關心、照顧。您總問我們冷不冷,給我們買了蛇油膏;說女孩子都愛美,給我們買了襪子、棉拖鞋,讓我們感覺在家里一樣。從陌生、害怕、抗拒到熟悉、安心戒毒……在這里,請允許我叫您一聲,媽媽!”這是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戒毒人員李某寫給她的信。
這個“她”,是民警龔曉紅。
戒毒人員白某某患有蜂窩組織炎,臀部皮肉潰爛嚴重、情狀可怖,她毫不嫌棄地為其換藥沖洗傷口,直至破潰處愈合。出所當天,白某某一步三回頭地鞠躬,向她道謝。
這個“她”,是民警薛海峰。
戒毒人員馬某得知上小學的孩子患上自閉癥,自己出不去只能干著急,情緒日漸消極低迷。同為人母的她感同身受,每天陪伴引導馬某,鼓勵其給孩子寫信,想盡辦法讓馬某寫下想說卻說出不口的話,前前后后數(shù)十封信件,為高墻相隔的母親和孩子打破隔閡、解開心結(jié)。
這個“她”,是民警姚瑤。
在全區(qū)唯一直接收治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場所——寧夏銀川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這樣的“她”很多。她們堅定承擔起全區(qū)女性戒毒人員的戒毒康復、管理教育任務,扮演著父母、醫(yī)生、老師等多重角色,不拋棄不放棄不嫌棄,用無私大愛扶正祛邪,讓一個個迷失的靈魂重新找到方向、塑造新生。
一次次探索創(chuàng)新、一組組亮麗數(shù)字,見證著她們?nèi)諒鸵蝗?、年復一年的堅守與奉獻:
建成全區(qū)唯一一所全國統(tǒng)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示范所,連續(xù)21年實現(xiàn)“六無”工作目標。
成立駐社區(qū)戒毒(康復)指導站,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康復訓練。
與社區(qū)、公安機關、企業(yè)多方聯(lián)合開展線上職業(yè)技能培訓,落實回歸指導、就業(yè)幫扶。
打造“蒲公英”禁毒志愿服務品牌,近三年開展宣傳教育活動50余場次,受教42000余人。
22篇矯治案例入選中國司法行政案例庫,2篇被司法部戒毒局評為全國優(yōu)秀案例……
也許有人會問,是什么力量讓這支“娘子軍”堅不可摧?她們大聲地回答——是頭頂閃亮的警徽,是入警時的錚錚誓言,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